上一篇文章我們說過,微信業務的轉型,從品類擴張到自營品牌,其實是為了解決代理商團隊因為賺不到錢而快速流失的問題。
在自營品牌轉型的當下,頭部代理和微信業務平臺其實是可以賺錢的。但由于性價比低,缺乏市場競爭力,終端消費者得不到實惠,回購低,增長慢,導致中小代理商很難賺錢,虧損加速。
那么,如果平臺加大產品研發的投入,提高產品的性價比,是否可以緩解代理商流失的問題?
答案是:不一定。
從微信業務團隊的運營來看。
團隊微信業務是一群組織性不強的人,因為追求利益而聚集在一起。其特點是:有益則聚;無益則散;這種弱關系組織,因為大家都是為了利益而來,必然會造成急功近利的氛圍,很難做長遠的規劃和投入。
也就是說,一個微信業務團隊很難長期陪伴一個產品從缺陷到成熟,因為在產品成長的迭代過程中,必然會因為產品體驗差而傷害到終端消費者,而這些終端消費者的流水會降低中小代理商的收入,導致中小代理商的流失。為了保證團隊的穩定,總代理必須更換團隊的主力產品,充滿缺陷的初生產品就會被扼殺。
平臺為了滿足代理商的需求,只能不斷開新品,爆發資金。但由于缺乏產品研發能力和資源積累,很難開發出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好評的產品。因為平臺研發產品的目標是代理商團隊,而不是真正的終端消費者,兩者的區別在于消費者希望通過產品滿足需求或者解決問題,而代理商可以從對產品的需求中賺錢。
在產品開發中,所有產品的優先考慮因素是代理商的利潤是否足夠空,而不是這個產品是否能真正解決某一類人群的問題。
從平臺的角度來說,提高產品性價比是一個看似正確的錯誤解決方案。
就微信業務平臺而言,其核心資產并不是從代理商分離出來的產品消費者,而是其微信業務代理商團隊,因為這些微信業務代理商是龐大且高回購的優質消費者。
在微信商業圈里,一直流行一句話:“不自用,不分享”,意思是作為一個合格的微信商業代理,如果不使用自己推廣的產品,怎么會有信心分享給自己的用戶呢?
這種微信商業共識,很大程度上就是微信商業群體復購率高的根源,這也是為什么平臺上的一些新產品,外人一看就覺得這些東西是智商稅,韭菜割,但在微信商圈卻賣得很好,甚至爆賣。背后的原因是代理商為了推廣賺錢,需要先用,而這部分自用是平臺的主要銷售來源。
這些爆炸往往在發射之初就引起代理商的哄搶,可能在發射五分鐘內就被搶走貨物。但這些產品在代理圈里流轉后,到了最終消費者手里就被打了。所以平臺的爆款往往是曇花一現。最初的狂熱過后,市場迅速降溫,甚至被打入冷宮。
這樣的爆款產品,從火爆到沒落,只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
不過沒關系,平臺還會繼續推出新的爆款,吸引微信業務團隊的關注,來來回回。直到代理商意識到一直在消費,產品銷售困難,開始大量虧損,平臺品牌轉型失敗,才開始新的項目。
在這種由微信業務的代理團隊驅動的商業模式中,平臺不是靠真實的消費者消費而活,而是靠代理消費而活。而代理商是來賺錢的,不是來消費的。當代理投資的成本超過他們賺錢的預期時,他們就會選擇退出。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
高性價比的產品意味著低利潤空,低利潤空不足以支撐整個代理團隊的運營。只要代理商不能形成積極的賺錢預期,代理商的流失就會加速,增長緩慢的問題永遠解決不了。
代理商團隊急功近利,迫使微信商業平臺不斷創新,但卻是新瓶裝舊酒,無法在產品上有效積累,只能閃電般奔向懸崖,迅速消亡。
我個人認為,最多半年到一年,微信業務的品牌轉型之路就會走到盡頭。曾經稱霸江湖的微信業務的代理和平臺該怎么辦?
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看法,我們一起討論。
下一篇:微商教母張庭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