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看似不重要的問題太“理論化”太嚴肅了?不是所有人都關心?是這樣嗎?不是這樣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決定了我們這個“項目”的“根”和“天花板”。答案有多清晰堅定,我們就能走多遠,走多穩。
在討論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先澄清幾個概念。
我們說的“微信業務”是什么意思?微信業務有狹義和廣義之分。朋友圈賣貨的不都是微信生意。我有個賣車的朋友。雖然是店,但經常看到他的圖片,比如“孫活動,新車,成交……”,但他是“微信商”嗎?顯然不是。如果一定要算的話,我們就稱他為“廣義的微信業務”。
這里的“微信業務”更多的是指“狹義的微信業務”。經過這樣的劃分,很明顯“微信業務”應該是什么樣子已經浮現在你的腦海里了。畢竟誰的圈子里“微信生意”不多。
無論是“微信商業”、“社交電商”還是“新零售”,要真正理解這些概念,就需要知道這些東西生長的土壤和環境。此外,我更喜歡用經典的營銷“4P”理論來理解和解釋它們。
有些人認為經典的“4P”理論已經過時了?其實并不是。無論是后來延伸出來的“4C”理論,還是流量、轉化、回購、私有域流量、公共域流量等等,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概念都可以在4P找到。在我看來,只是因為四季的不同,還是在不同的場景下,是在“公司”還是在“夜店”?不同季節不同環境穿的不同外套。接下來從產品(服務)、價格(價格體系、盈利模式)、渠道(流量入口)、促銷(復購留存)等幾個方面來談談微信業務與新零售的區別。
微信業務是在微信上成長起來的,微信既是社交APP,也是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形成了自己的生態。
“微信業務”是渠道的創新。實體商家需要一個獲取“流量”的地方。“微信業務”把社交關系變成了流量的入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關系和分裂,從而形成了“私域流量池”。微信業務依靠私域流量完成了“渠道”的建設。這種“渠道”創新無疑是高效的。消費者和經營者角色的疊加,也提高了商業的效率。再加上在“金錢分成模式”上的優勢,“微信商業”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領先的商業模式,甚至到現在,還在不斷進化。
“微信商業”項目有兩個致命的障礙。第一,“回購”決定了項目能持續多久;一個產品能否形成消費者長期有效的復購,決定了產品的生命周期。很多微信業務產品“短命”,就是這個道理。畢竟關系的“個人好感”不可能長久,會說話的是產品本身的“產品價值”。
第二,“破圈勢能”決定了項目能有多大,也就是產品本身是否具備突破“熟人圈子”的能力和價值,否則只會在小圈子里“自娛自樂”。很多微信業務產品很難走出“私域流量”的邊界。原因在于產品缺乏品質和品牌的沉淀,難以“出圈”,只能修修補補。
先說“新零售”。其實這個概念很難具體定義,因為“新”本來就是和“舊”、“傳統”相對的,“新”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成了很正常的事情。就目前而言,如果要簡單定義的話,“新零售”就是OMO(線上合并線下)和線上賦值。
說“營銷”而不說“產品”就是耍流氓,說“營銷”而不說“產品”,往往把營銷說成是狹義的“銷售和推廣”。4Ps的第一個P是產品Product。所以“新零售”這個項目要想做的長遠、有規模,產品本身就是種子。產品有突破“私域流量”圈子的潛力,可以走向線下場景,與線下場景形成商業閉環。這才是“新零售”產品應有的屬性。優質的產品和知名的品牌是這個屬性的特點。
產品可以“破圈”,突破“熟人圈”,這是新零售的根本。只有結合線下場景完成銷售,才能把市場做大。
同時,借助良好的“金錢分成模式”,從“私域流量”出發,不局限于“私域流量”,既有線上的效率,又有線下的扎根能力,模式“輕而不浮”。這才是真正的“新零售”所具有的能量。
只有明確了概念,才能更好的定位自己,理清關系。不要因為“新零售”和“微信商業”在模式上的相似而混淆了它們。
他們的“種子”不同,他們的“根”也不同。他們會種植不同的景觀。
你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