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諾貝爾獎熱潮漸行漸遠,但就在最近,隨著“中國人為諾貝爾獎交了多少智商稅?”等網文火熱,關于諾獎得主來華“進洞”“撈金”的爭議在輿論場持續發酵。
在“意識形態經濟”的背景下,外國諾獎得主越來越受青睞。邀請他們參加各種活動,建立工作站或實驗室,成為企業顧問或合作伙伴。他們在國內參加一次活動的報酬可以達到上百萬元。其中,很多活動與科學無關,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發言也經常被觀眾吐槽。
諾獎得主訪華無疑是中國社會開放度和內外交流氛圍不斷提升的注腳,也是中國在全球范圍內吸引人才的反饋信號。
對于那些諾獎得主來說,正常的學術交流和露面也是“靠本事賺錢”。不僅在中國市場,在印度,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會受到明星的歡迎。即使在德國等國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發表演講的最低費用也是5萬歐元。
目前網絡輿論反映的諾獎得主收“智商稅”,其實是針對個別獲獎者的。
以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為例。這位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于2019年8月21日開始擔任某微信商業品牌的科學顧問。微信事業群主營業務包括豐胸、減脂、私處護理、護膚補水、納米美容儀、水槍、減肥茶、凍齡膠原蛋白等等,宣稱品牌可以生產女性想要的任何東西。
這種開掛點穴走法并不是孤例。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克雷格·梅洛在獲獎后的12年間10次訪華。2018年11月14日,還是“保健品傳銷帝國”天獅集團的平臺。
不僅去穴位,有的還搞學術注水。他們在中國擔任多個職位,并設立了多個工作站。有些縣級醫院甚至還有“諾貝爾獎工作室”,這甚至很可笑。學術自然不可能從事這樣的“工作站”,無非成了地方政績,成了資本市場的“泡沫”。
針灸多了,他們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也會變成另一個廉價的“明星”。
對于商家來說,有時就是要求諾獎得主為自己的品牌代言,做顧問甚至代言,以利用諾獎權威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但是諾獎得主研究的領域太細了,讓他們成為跨界平臺的效果有時候是叛逆的。
如果只是想得到一個昂貴的賣點和噱頭,不惜配合拉諾獎得主的表演。在“你愛我”的雙贏交易背后,你也在透支著自己的聲譽——割消費者的韭菜確實爽了一陣子,但可以花的時間長,收獲的更多,人們會識破其中的套路。
現在網上有質疑的聲音,媒體也開始了一些諾獎得主的“其他賺錢方式”,這本身就說明國人越來越清醒地看待諾獎得主的平臺。這也將是把諾獎得主拉回“思想交流”軌道的重要拉力。
所以無論是諾獎得主還是很多企業,也應該看到大眾在這個問題上越來越理性,理性發展“思想經濟”,更加愛惜羽毛。